邮轮产业: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当前,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强力推动下,我国邮轮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并逐渐实现向邮轮大市场、全球影响力的强市场转变。
2017年我国在全球邮轮市场将以238万人次的客源量继续位居全球第二,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新兴市场,上海更是成为亚太第一、全球第四大邮轮母港,在全球邮轮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随着中国邮轮市场规模的扩大,邮轮经济效应也随着逐渐凸显,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未来,对我国区域经济的贡献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需求旺盛: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三大旅游业态全面繁荣,在全球出境旅游中客源规模位居首位。我国邮轮旅游市场规模也增长较快,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邮轮客源市场。
自2006年我国进入“母港经济”时代,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的潜力得到释放,邮轮旅游市场规模得到快速提升。在2006-2016年,尤其是2012—2016年的4年间,我国邮轮市场增长速度远远超出预期,甚至达到100%的增长速度。
2016年,我国邮轮港口共接待国际邮轮1010艘次,同比增长61%,邮轮出入境游客量达到456.73万人次,同比增长84%。其中母港邮轮比例依然处于绝对比例,达到927艘次,同比增长72%,接待母港邮轮游客量达到428.97万人次,同比增长93%。2017年1—11月份,我国上海、天津、广州、厦门、三亚、大连、深圳、烟台、海口等邮轮港口接待邮轮达到969艘次,接待邮轮游客出入境总量达到443.7万人次。其中接待母港邮轮总量达到897艘次,母港邮轮游客出入境总量达到426.7万人次。2017年全年达到1150余航次,超过2016年全年靠泊量,出入境总人次达到494余万人次,比2016年高出近50万人次。
上海依然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1—11月份接待邮轮总量达到470艘次,接待邮轮出入境游客总量271万人次,接待量占全国在吸引国外著名邮轮公司进驻的同时的近50%,2017年全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待邮轮466艘次,接待邮轮出入境游客量291.5万人次,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占据中国邮轮港口出入境游客量达6成;天津2017年1—11月份接待邮轮156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量为90.5万人次;广州2017年1—11月份接待邮轮112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量为37.9万人次。
而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地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加速升级,人民群众休闲度假的需求快速地增长,中国邮轮旅游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中国被国际邮轮业界认为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步成为全球市场最强劲的动力之一。
变革转型:邮轮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从国际邮轮旅游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国际邮轮旅游的发展阶段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区域邮轮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大部分是以出境旅游为主的,邮轮旅游市场逐步扩大,邮轮产品的丰富性逐步提升,从追求数量向追求产品品质转化。在成长期,邮轮旅游由以出境为主向出境旅游与入境旅游同步、但总体出境规模大于入境规模。在成熟期,邮轮旅游出入境同步发展,出境规模与入境规模基本相当。
目前我国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三种业态相互独立,但邮轮旅游将三者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在邮轮游客出境旅游过程中,可以先参与国内旅游,如来自河南的游客可以先利用1—2天的时间游览上海,然后乘坐邮轮前往日韩开展出境旅游,航行结束后返回上海,可以继续开展国内旅游。邮轮旅游可以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将更多的国外游客带到中国开展旅游观光。
当前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稳步增长,2017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695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其中外国人1425万人次,增长5.8%。出境旅游平稳增长,2017年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62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1%。
我国邮轮市场目前正在从超预期数量增长向稳健发展转变,从过分注重数量的发展向促进邮轮产品升级转变,从以大船、新船的供给刺激需求模式向市场需求引导邮轮产品供给转变。对中国邮轮市场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不断加强对产品品质的重视力度,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在中国邮轮市场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等使得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再次进入黄金发展阶段,开启国际化发展新征程。
经济特点:产业链长、经济带动性强
邮轮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经济带动性强的特点,产业链涉及上游的邮轮设计建造、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等,中游的邮轮公司管理及邮轮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等,下游涉及邮轮港口服务、邮轮船供以及其他多种配套服务,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具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国际邮轮协会(CLIA)统计,2015年全球范围内游客和邮轮员工共有1.227亿人次进行岸上观光,在旅游目的地和其他资源市场的直接支出共541.1亿美元,这些也包含邮轮公司支持其运营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支出。这些支出产生直接、间接、诱导的产出达到1170亿美元,提供95.65万个就业岗位,提供收入381.6亿美元。
邮轮建造是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全球从事邮轮建造的船厂主要分布在欧洲,如意大利、德国、芬兰、法国等。造船业在欧洲邮轮业的直接经济贡献中占了约27%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有重要的总部和港口业务,直接的经济贡献主要是向那些为邮轮提供货物和服务的行业提供的,邮轮港口、食品和饮料供应商、燃料和设备,以及行政支持服务,如广告,会计和专业服务和运输服务,包括旅行社。
产业延伸: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的中国路径
作为全球造船业大国,我国也逐渐涉及豪华邮轮的设计建造,开启豪华邮轮的中国制造。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邮轮建造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均提出大力支持国产邮轮的建造,为国产邮轮建造提供更多良好的环境。
2016年12月,中船集团联合中国建设银行等共同发起设立国内首支邮轮产业发展基金,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2017年中国邮轮配套产业联盟和中国邮轮配套产业研究基地成立,为豪华邮轮的本土建造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邮轮公司管理及邮轮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我国在吸引国外著名邮轮公司进驻的同时也大力培育中国本土邮轮企业。2017年中国邮轮市场母港邮轮18艘,有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量子号、海洋赞礼号、海洋航行者号等。但目前运营的这些邮轮只能说是中资邮轮品牌,不能称为中国本土邮轮,目前中国还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本土邮轮。
目前,中国正持续提升邮轮服务,促进邮轮经济发展。在邮轮港口建设方面,目前全国邮轮专用码头有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等八家,进而又有通过将货运码头改造的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广州港国际邮轮母港等7家港口,未来还要继续规划建设大连国际邮轮母港、广州南沙邮轮母港等多家新型专业邮轮港口,宁波也要兴建邮轮港,并且大多以母港为发展定位。
上海依然发挥着先行者和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承办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和亚太邮轮大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成立上海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中心,开通“高铁邮轮直通车”;引进邮轮跨境购物项目乐购仕,在全球采购、中国直供的邮轮物质供应模式方面全国领先;联合招商局集团、绿地集团大力推进国际邮轮城的建设,为邮轮游客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中国目前邮轮客源大都依赖于本地客源市场,随着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的加速进行,中国邮轮客源市场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地扩大,从沿海向内地演进,从单次购买向重复消费转变,旅游产品的黏性将会进一步地提升,也将更大程度上推动邮轮经济效应的显现。